来源:原创 日期:2025-07-07 作者:李海军 浏览量:
2024年10月,贵州开启了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贵州高校学科建设计划,旨在打破区域教育资源壁垒,为贵州高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作为贵州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类院校,贵州理工学院积极响应,以“校校合作”为抓手,与东南大学携手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在资源整合、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突破,开启学科建设发展新篇章。
携手东大,汇聚资源厚植学科新势能
按照贵州省“组团式”学科帮扶工作部署,2025年,贵州理工学院与东南大学签订学科帮扶协议,围绕人才团队建设、学科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以及科研服务地方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3月14日,东南大学“组团式”帮扶贵州理工学院专家见面会的召开,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会上,双方就学科建设、实验室规划、国家级项目申报等帮扶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
东南大学对贵州理工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帮扶成效显著。通过建立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东南大学不仅输送了包括学术资源、科研团队、实验平台在内的全方位支持,还为帮扶学科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理念和创新思维。依托东南大学的学科优势,贵州理工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的基础上,正全力向国家 “双一流” 学科目标发起冲击,并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
紧扣需求,构建完善科研平台体系
帮扶工作紧扣贵州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四新”“四化”战略布局,聚焦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双方合作成果丰硕:参与申报的“贵州省关键零部件实验室”获省科技厅立项建设;“工业过程智能控制贵州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稳步推进;同时,3个“东南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联合创新团队”应运而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科研成果方面,东南大学帮扶团队指导贵州理工学院申报的3项科研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通过创新“帮扶团队+校内团队+科研平台+行业头部领军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初步构建起“产、学、研、用、转、创”的发展格局,为重大科研平台申报、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才育才,驱动学科发展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人才引育方面,贵州理工学院积极争取省外高水平大学选派专家、学者来校帮扶,成功引进东南大学二级教授陈熙源团队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注入核心力量。帮扶团队通过结对帮扶、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等方式,推动学科建设全面升级。同时,学校注重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计划选派2名教师赴东南大学随岗学习和挂职锻炼,形成了“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共赢”的人才团队建设格局。在帮扶团队的悉心指导下,3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现了人才引进从单一的“输血”向“输血+造血”的转变。此外,贵州理工学院还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为帮扶团队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组团式” 学科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为贵州理工学院学科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东南大学等省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审:发规处
二审: 姚楠
三审:巫敏